中國成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市場 汽車機器人需求大
作者:發表時間2015-06-13 10:48
庫卡集團首席執行官TillReuter稱,中國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市場,在汽車機器人領域需求尤其強勁。除汽車行業之外,機床加工、建筑、計算機、通信等正成為機器人新的需求增長點。
“庫卡在中國機器人市場占有20%的份額,去年的銷售規模大約為3000個,今年這個數字會更高。”TillReuter稱,2014年庫卡的手持訂單量已經超過過去幾年的總和,未來上海生產基地的年產能將達到5000臺。
據TillReuter介紹,目前庫卡有50%的業務來自于汽車行業的應用,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另外50%來自其他領域的應用。在機床加工、鑄造、塑料、3C(計算機、通信、電子)、物流等行業,智能機器人的應用份額正呈現上升趨勢。
庫卡機器人(上海)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孔兵表示,中國機器人市場正以每年10%~15%的速度快速增長,庫卡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研發的KR51400型機器人未來將更多地在中國生產,并在中國以及整個亞太市場銷售。
德國庫卡(KUKA)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“四大家族”之一,其他三家是瑞士ABB、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。近年來,“四大家族”紛紛加速在中國設立分公司或投資建廠,目前它們占據的中國市場比重高達60%~70%。
中國目前較低的機器人密度(每萬名工人所擁有的工業機器人數量)為該市場發展帶來想象空間。目前,在韓國、日本、德國等機器人使用比較普遍的國家,這一數量為250-350臺,在美國、意大利、中國臺灣,這一數量為150臺左右,而中國大陸每萬名工人擁有機器人只有21臺,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差8-10倍,距離全球55臺的平均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。
對于使用機器人的成本,孔兵曾算過這樣一筆經濟賬:“在上海,一個工人年成本約6萬元。兩個人工,三班不停,就是6個人工,一年成本約36萬元,再加上醫保等,以三年投資回報期計算,要100多萬元,完全可以買機器人。”此前,代工企業富士康公司宣布啟動“百萬機器人戰略”,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控制成本。
上海機器人產業協會會長徐建國表示,“從政策導向上看,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,加快產業優化升級,機器人是較為受益的產業。”
進入2014年以來,受產業發展利好政策影響,智能機器人板塊一路走俏。業界認為,2014年將成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元年。申銀萬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馬龍官此前曾表示,“在未來10年,這是一個看不到天花板的行業。”
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(IFR)統計,2005-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為9%,同期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達到25%;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較大的機器人市場;到2015年,中國國內工業機器人年供應量將超過2萬臺,保有量將超過13萬臺。
上一篇:上一篇:防腐涂料投資潛力大 船舶石化建筑一馬當先 下一篇:下一篇:噴丸成形技術之小彈丸 大改變
同類文章排行
- 超薄產品(僅10μ)噴砂機在吉川公司誕
- 國家統計局解讀2016年2月制造業和非制造
- 海峽兩岸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交流會
- 淺談個人對噴砂機的認識
- 山西省發布鋼鐵等13項節能地方標準
- 金屬表面噴砂工藝處理的技術要點
- 長江大橋鋼梁冒煙市民以為起火報警 實為
- 關于擬作出《舒城聯科表面處理》審批意
- iphone6 手機屏幕生產工藝采用液體噴砂
- 隔震支座專用自動噴砂機